在報考2018消防工程師前,一定要對此事詳慎考慮;如果一旦計劃或方針已定,就要認定目標前進,不可再有遲疑不決的態度,用堅毅的態度把此事完成。大立教育"每日一練"會一路陪伴大家備考,以下為2018一級消防工程師《案例分析》每日一練,供各位考生練習!
2018一級消防工程師《案例分析》每日一練【6.06】
某市音樂廳項目總建筑面積為10530m2,主體建筑高度為23.10m,臺塔建筑高度為29.20m。該工程分為音樂廳主體和室外看臺2部分。音樂廳主體為乙等劇場,中型規模,耐火極限一級,地上5層,地上主要使用性質為觀眾廳(通高1層)、大堂、舞臺及相關附屬設施、觀景平臺,地下主要使用性質為舞臺機械、升降樂池用房及設備用房。室外看臺下為辦公服務用房(建筑面積為1481m2)和汽車庫(建筑面積為1695m2)。
音樂廳四周的疏散廣場可形成環形消防車道,且其北、東北、南及東南部分均可作為消防車登高操作場地。音樂廳按水平、豎向主要分為6個防火分區。第1~3防火分區為豎向分區,其余為水平分區。音樂廳主體部分的觀眾廳的前廳、休息廳為第3防火分區,也是本項目研究的對象,其建筑面積為4383.64m2。音樂廳剖面圖如圖3-4所示。
由于建筑設計風格的特殊性能要求,音樂廳核心區內人員需要通過相鄰防火分區(首層前廳、休息廳)才能疏散到室外安全區域,設計上難以做到各個防火分區安全出口直通室外。除上述疏散問題以外,其他消防設計均滿足現行有關國家工程消防技術標準的規定。
在本項目的消防性能化設計評估中,為了解決借用疏散、疏散距離過長的問題,通過隔離前廳、休息廳中的商業火災荷載,限制前廳、休息廳內部的火災荷載,設置有效的火災探測、自動滅火、防排煙等消防措施,將前廳、休息廳設置為“臨時安全區”,以解決借用前廳、休息廳疏散以及疏散距離過長等問題。
根據以上情景,回答下列問題。
1.安全疏散的設計目標、功能目標和性能要求包括哪些內容?
2.火災發生之后,并不是所有人員均馬上開始疏散。根據研究,人員疏散的必需疏散時間RSET一般包括幾個不同的時間間隔。為了能方便、統一地描述人員疏散的必需疏散時間,消防安全工程大致將必需疏散時間簡化為哪三段?
3.影響人員行走速度的因素有哪些?
4.什么叫疏散通道的有效寬度?劇場座椅與墻壁間的通道的邊界層寬度為多少厘米?
5.根據分析,當自動噴水滅火系統失效,機械排煙系統均有效時,當音樂廳發生火災,建筑內的人員不能夠在危險來臨之前通過疏散樓梯或相鄰防火分區疏散到安全區域,而音樂廳的消防安全既是相對的,又是一個完整的系統總體性能的反映。為此,請對本工程的消防安全設計及業主提出相應的消防安全管理建議。
【參考答案】
1. 安全疏散的設計目標、功能目標和性能要求如下:
1)設計目標:建筑內應具有足夠的安全疏散設施以保證人員的生命安全。
2)功能目標:安全疏散設施應確保發生火災時,建筑內的人員在規定時間內能夠安全疏散至室外安全區域。
3)性能要求:
①應有足夠的安全出口供人員安全疏散,每個房間均應有與該房間使用人數相適應的疏散出口。
②安全出口寬度應與建筑內使用人數相適應,并考慮不同用途建筑中疏散人流的寬度和疏散速度,避免人員在疏散過程中在安全出口發生擁擠、堵塞。
③建筑內的疏散應急照明與疏散指示標志均應與其所在場所相適應。
④安全疏散距離應與建筑內的人員行動能力相適應,確保人員疏散所用時間滿足安全疏散所允許的限度。
⑤疏散設施應滿足相應的防火要求,不會使人員在疏散過程中受到火災煙氣或輻射熱的危害。
【考點來源】《消防安全技術綜合能力》教材第346頁。
2. 火災發生之后,并不是所有人員均馬上開始疏散。根據研究,人員疏散的必需疏散時間RSET一般包括幾個不同的時間間隔。建筑內人員必需疏散時間的基本公式:
tRSET=tdet+twarn+(tpre+ttrav)
式中 tRSET——必須疏散時間;
tdet——探測時間;
twarn——報警時間;
tpre——預動作時間;
ttrav——運動時間。
【考點來源】《消防安全技術實務》教材第538頁。
3. 人員自身的條件、人員密度和建筑的情況均對人員行走速度有一定的影響。
【考點來源】《消防安全技術實務》教材第542頁。
4. 1)對于大多數通道來說,通道寬度是指通道的兩側墻壁之間的寬度。但是大量的火災演練試驗表明,人群的流動依賴于通道的有效寬度而不是實際寬度,也就是說在人群和側墻之間存在一個“邊界層”。在工程計算中,應從實際通道寬度中減去邊界層的厚度,再用得到的有效寬度進行計算。
2)劇場座椅與墻壁間的通道的邊界層寬度為0cm。
【考點來源】《消防安全技術綜合能力》教材第362頁。
5. 對本工程消防安全管理的建議如下:
1)加強火災危險源管理,音樂廳內嚴禁吸煙,并注意電氣設備的安裝和使用,定期對電氣設備進行維護。
2)保證疏散通道的暢通,禁止在疏散通道上堆放可燃物等雜物。疏散出口在疏散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應加強日常的消防管理,從而確保發生火災時建筑內人員能夠安全疏散。
3)建立完善的疏散誘導系統,在各層疏散出口應設置明顯的疏散指示標志,保證疏散路線上的應急照明有足夠的照度。
4)應對消防設施進行定期檢測,加強維護、保養,以保證火災時消防設施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5)制定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定期對建筑內的使用人員進行消防培訓和疏散演習,使他們能在火災情況下迅速、準確地找到出口,并協助其他人員安全撤離。
【考點來源】《消防安全案例分析》教材第174~175頁。
如果對考試沒有信心,就來大立教育,班主任1v1服務,名師大咖,獨家研發教輔資料,還在等什么!>>>點擊可以獲取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