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已進入6月份,備考時間將一直在流逝,于此同時,你是否每天規劃好自己學習的內容,讓自己每天過的很充實,還是每天拿著手機刷朋友圈、玩游戲、看電視劇,整天嘴上掛著要學習,但是真正的靜下心去認真學習,發現真的很困難。大立教育為考生準備了“每日一練”,來陪伴大家一起備考,下面為2018一級消防工程師《案例分析》每日一練,
2018一級消防工程師《案例分析》每日一練【6.05】
某長方形通用廠房,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地上5層,建筑髙度25. 4m。廠房全長126m,寬36m。一層為酚醛塑料生產車間,二層為酚醛塑料倉庫,三層為紙箱倉庫,四層為PU(聚氨基甲酸酯,簡稱聚氨酯)生產車間,五層為PU成品倉庫。在二層、三層及五層倉庫內為方便值夜班人員休息,在角落砌筑兩堵3m高的墻分隔出一個房間,由于進出人員較少未設置房門。倉庫儲存物品均為無包裝的堆垛,堆垛高度不大于4.5m。
廠房內除兩端樓梯間及廁所用木板進行分隔外,各層均較為空曠。各層劃分為2個63m×36m的防火分區,采用防火卷簾進行分隔。廠房縱向兩側開窗,內部通風良好。
對該廠房的各類構件耐火性能進行評定的結果為;2?3層樓板耐火極限為0.9h,4?5層樓板耐火極限為1.2
【參考答案】
1.該廠房火災危險性為丙類,屬于高層廠房,耐火等級不應低于二級,根據《建筑設計防火規范》, 樓板的耐火極限不應低于1.0h,柱的耐火極限不應低于2.5h,該廠房2?3層樓板耐火極限為0.9h,不滿足要求。
整改措施:提高廠房2~3層樓板耐火極限,不應低于1.0h。
2.該廠房在平面布局與布置方面存在的消防安全問題:
① 儲存塑料制品及各類原材料的倉庫貼鄰廠房建造,不符合規范要求。根據《建筑設計防火規范》,丙類高層廠房與倉庫的最小防火間距為13m。
② 鍋爐房貼鄰廠房建造,不符合規范要求。根據《建筑設計防火規范》,丙類髙層廠房與鍋爐房的最小防火間距為13m。
③ 在廠房的一個長邊和一個短邊設置消防車道,不符合規范要求。根據《建筑設計防火規范》,高層廠房應設置環形消防車道,確有困難時,應沿建筑物的兩個長邊設置消防車道。
④在二層、三層及五層倉庫內為方便值夜班人員休息,在角落砌筑兩堵3m高的墻分隔出一個房間,由于進出人員較少未設置房門。
解決方案:
①將倉庫和鍋爐房遷建至廠房的短邊,將廠房與倉庫和鍋爐房相鄰的外墻改造為防火墻。沿廠房的兩個長邊設置消防車道。②當不需要貼鄰建造時,可拆除貼鄰建造的倉庫和鍋爐房或將其遷至防火間距外。沿廠房四周設置環形消防車道。③倉庫內的休息室,采用耐火極限不低于2.50h的防火隔墻和l.00h的樓板與其他部位分隔,并設置獨立的安全出口。隔墻上需開設相互連通的門時,應采用乙級防火門。
該廠房全長126m,寬36m,每層建筑面積4536㎡。根據《建筑設計防火規范》,耐火等級為二級的高層丙類廠房,防火分區最大允許建筑面積2000㎡。耐火等級為二級的高層丙類2項物品倉庫,防火分區最大允許建筑面積1000㎡。當設置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時,上述面積可增加一倍。因此,一層和四層生產車間每層至少劃分為2個防火分區,二層、三層和五層倉庫每層至少劃分為3個防火分區。
3.該廠房在防火分區與分隔方面存在的消防安全問題:
① 各層劃分為2個63m×36m的防火分區,倉庫層超過規定最大允許建筑面積。
②防火分區之間采用防火卷簾進行分隔,根據《建筑設計防火規范》,倉庫內防火分區必須采用防火墻進行分隔,且防火卷簾的寬度大于分隔部位寬度的1/3。
解決方案:
① 將二層、三層和五層倉庫每層至少劃分為3個防火分區。
② 一層和四層生產車間防火分區之間采用防火墻或防火卷簾進行分隔,防火卷簾的寬度不大于12m; 二層、三層和五層倉庫防火分區之間采用防火墻進行分隔。
4.該廠房在安全疏散方面存在的消防安全問題:
① 廠房僅在兩端設置樓梯間,不符合規范要求。
② 樓梯間釆用木板進行分隔,不符合規范要求。整改措施:
① 在對廠房按要求劃分防火分區后,按每個防火分區不少于2部疏散樓梯設置。
②根據《建筑設計防火規范》,高層廠房應設置封閉樓梯間,樓梯間應采用耐火極限不低于2.0h的不燃性墻體進行分隔,樓梯間的門采用向疏散方向開啟的乙級防火門。
5.該廠房在其他方面存在的消防安全問題:
①系統設計噴水強度為8L/min·㎡,作用面積160㎡,持續噴水時間為lh,不符合規范要求。根據《自動噴水滅火系統設計規范》,二層和三層倉庫的火災危險等級為倉庫危險級II級,五層倉庫的火災危險等級為倉庫危險級III級,最大儲物高度為4.5m,倉庫危險級II級噴水強度應為12L/min·㎡,作用面積200㎡,持續噴水時間為2h。倉庫危險級III級噴水強度應為20.5L/min·㎡,作用面積240㎡,持續噴水時間為1h。
②選用K=80的閉式噴頭,不符合規范要求。根據《自動噴水滅火系統設計規范》,噴水強度大于8L/min·㎡時,宣采用流量系數K>80的噴頭。
③ 噴頭的布置間距為3.4m× 3.4m,不符合規范要求。根據《自動噴水滅火系統設計規范》,噴水強度大于等于12L/min·㎡正方形布置的邊長不應大于3.0m。
④最大儲物高度為4.5m,可能會造成噴頭濺水盤與保護對象的垂直距離小于規定要求。根據《自動噴水滅火系統設計規范》,標準噴頭濺水盤與保護對象的最小垂直距離為0.45m,其他噴頭濺水盤與保護對象 的最小垂直距離為0.9m。
⑤在廠房的4個角落各放置2具手提式干粉滅火器,不符合規范要求。根據《建筑滅火器設計規范》,該廠房滅火器配置場所的危險等級為中危險級,A類火災場所手提式滅火器的最大保護距離為20m,存在大量漏保護區域。
整改措施:
① 根據建筑內廠房和倉庫各自的火災危險等級確定噴水強度、作用面積和持續噴水時間。
② 在噴水強度大于8L/min·㎡的場所,選用流量系數K>80的噴頭。
③ 調整噴頭的布置間距,使噴水強度大于等于12L/min·㎡正方形布置的邊長不大于3.0m。
④ 適當降低儲物高度,使溉水盤與保護對象的垂直距離滿足規定要求。
⑤ 增設手提式或推車式干粉滅火器,使保護區域全部覆蓋。
6.擬建造的煤粉廠房在設計過程中的考慮存在的問題:
①廠房地溝可以與相鄰廠房進行連通從而減少造價,不符合要求。根據《建筑設計防火規范》,有粉塵、纖維爆炸危險的乙類廠房內不宜設置地溝,確需設置時,其蓋板應嚴密,地溝應采取防止可燃氣體、 可燃蒸氣和粉塵、纖維在地溝積聚的有效措施,且應在與相鄰廠房連通處采用防火材料密封。
②由于該地區常年降雨量較多,為防止地而濕滑,在廠房地面鋪設堅條紋防滑地板膠,不符合要求。 根據《建筑設計防火規范》,散發可燃粉塵、纖維的廠房,其內表面應平整、光滑,并易于清掃。
③貼鄰廠房建造的總控制室采用耐火極限3.0h的防火隔墻進行分隔,廠房內的分控制室采用耐火極限2.0h的防火隔墻和乙級防火門與其他部位分隔,不符合要求。根據《建筑設計防火規范》,有爆炸危險的甲、乙類廠房的總控制室應獨立設置,有爆炸危險的甲、乙類廠房的分控制室宜獨立設置,當貼鄰外墻設置時,應采用耐火極限不低于3.00h的防火隔墻與其他部位分隔。
如果對考試沒有信心,就來大立教育,班主任1v1服務,名師大咖,獨家研發教輔資料,還在等什么!>>>點擊可以獲取更多爆炸內容